养肺润燥为主:中医有 “肺为娇脏,喜润恶燥” 之说,秋季肺经当令,燥邪最易伤肺。因此,养生粥需多选具有润肺生津功效的食材,如银耳、百合、梨、麦冬等,通过粥品的濡养,修复肺津、增强肺的宣发肃降功能,缓解干咳、咽干等不适。
健脾益胃为辅:秋季阳气渐收,脾胃功能易受影响,而 “脾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”,若脾胃虚弱,即使摄入再多润燥食材,也难以被身体吸收。因此,粥中需搭配山药、茯苓、莲子、小米等健脾养胃的食材,兼顾 “润” 与 “补”,避免因过度润燥损伤脾胃阳气。
百合:味甘微苦,性微寒,归肺、心经,能养阴润肺、清心安神,是应对秋季肺燥干咳、心烦失眠的佳品,尤其适合秋季情绪易烦躁、睡眠质量差的人群。
银耳:味甘淡,性平,归肺、胃、肾经,有滋阴润肺、养胃生津的功效,其富含的黏液质能很好地滋润呼吸道,缓解秋燥引起的咽干口燥。
莲子:味甘涩,性平,归脾、肾、心经,可补脾止泻、益肾固涩、养心安神,既能辅助百合安神,又能增强脾胃运化能力,避免粥品过于寒凉伤脾。
提前将银耳用温水泡发 1-2 小时,去除根部杂质,撕成小朵;百合干用温水泡软,莲子去芯(莲子芯味苦性寒,易伤脾胃,去芯后更温和)。
锅中加入适量清水,放入淘洗干净的大米(或小米,小米更养胃)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 20 分钟,至米粒开花。
放入银耳、莲子,继续小火煮 30 分钟,期间不时搅拌,避免糊底。
最后加入百合和适量冰糖(冰糖性平,滋阴润燥,优于白糖的寒凉),煮 10 分钟至百合软糯、粥体浓稠即可。
山药:味甘,性平,归脾、肺、肾经,能补脾养胃、生津益肺、补肾涩精,其药性平和,既能补脾胃之虚,又能养肺之气,是秋季 “培土生金”(脾属土,肺属金,土能生金,健脾可间接养肺)的经典食材。
南瓜:味甘,性温,归脾、胃经,有补中益气、健脾暖胃的功效,其富含的果胶能保护胃黏膜,促进消化,适合秋季脾胃虚弱、食欲不振的人群。
小米:味甘咸,性凉,归脾、胃、肾经,能健脾和胃、补益虚损,其熬煮的粥油(粥表面的浓稠液体)营养丰富,有 “代参汤” 之称,能快速补充身体津液,缓解秋燥。
山药去皮洗净,切成滚刀块(若担心氧化变黑,可泡在清水中);南瓜去皮去籽,切成小块;小米淘洗干净。
锅中加足量清水,放入小米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15 分钟,至小米粥略显浓稠。
加入山药块和南瓜块,继续小火煮 25 分钟,期间搅拌几次,防止小米粘底。
煮至山药、南瓜软烂,粥体呈浓稠状即可,可根据个人口味适量添加少量盐或白糖(加盐更能突出食材本味,也符合 “咸入肾” 的理论,辅助山药益肾)。
梨:味甘微酸,性凉,归肺、胃经,有清热生津、润燥化痰的功效,是秋季应对 “温燥”(秋季初期气候偏热,易形成温燥)的首选食材,尤其适合秋燥引起的口干舌燥、咳嗽痰少而黏的症状。
莲藕:味甘,性寒,归心、脾、胃经,能清热生津、凉血止血、健脾开胃,其生用清热润燥,熟用(煮粥时已煮熟)则健脾益胃,既能缓解秋燥之热,又能兼顾脾胃运化。
百合:如前所述,能养阴润肺、清心安神,与梨、藕搭配,可增强清热润燥的功效,同时避免食材过于寒凉导致心神不宁。
梨去皮去核,切成小丁;莲藕去皮洗净,切成小丁;百合干泡软备用。
大米淘洗干净,放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 20 分钟。
放入梨丁、藕丁,继续煮 20 分钟,至食材软烂。
加入百合和适量冰糖,煮 10 分钟至粥体浓稠即可。需注意:此粥偏凉,脾胃虚寒、容易腹泻的人群不宜过量食用,可在粥中加入 2-3 片生姜中和寒性。
麦冬:味甘微苦,性微寒,归肺、胃、心经,能养阴生津、润肺清心,其滋阴润燥的功效较强,适合秋季肺燥较重、咽干咽痛、声音嘶哑的人群(如教师、主播等用嗓较多者)。
玉竹:味甘,性平,归肺、胃经,能滋阴润燥、生津止渴,其药性平和,不滋腻,适合长期服用,可增强麦冬滋阴润燥的效果,同时避免伤胃。
瘦肉:味甘咸,性平,归脾、胃经,能补中益气、滋养脏腑,加入瘦肉可使粥品更滋补,补充秋季身体消耗的气血,同时增加粥的鲜味,避免药膳粥过于清淡。
麦冬、玉竹用清水快速冲洗干净(避免长时间浸泡流失药效);瘦肉洗净,切成小丁,用少许料酒、淀粉抓匀腌制 10 分钟(去腥且使肉质更嫩)。
大米淘洗干净,放入锅中,加适量清水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25 分钟。
放入麦冬、玉竹,继续煮 15 分钟,至粥体略显浓稠。
放入腌制好的瘦肉丁,搅拌均匀,煮 10 分钟至瘦肉熟透、粥体浓稠,最后加盐调味即可。
辨证选粥:秋季燥邪有 “温燥”(初秋)和 “凉燥”(深秋)之分,温燥者(口干、咽痛、大便干、舌红)适合选梨藕百合粥、麦冬玉竹瘦肉粥;凉燥者(怕冷、干咳、无痰、舌淡)适合选山药南瓜小米粥、百合银耳莲子粥(可加生姜),避免选错粥品加重不适。
适量食用:粥品虽好,但过量食用易导致脾胃运化负担加重,尤其晚餐不宜多喝,以免影响睡眠(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),建议每餐一碗(约 200-300 毫升)为宜。
温热食用:中医认为 “寒饮伤肺”,秋季喝粥需温热食用,避免喝凉粥,否则会损伤肺脾阳气,加重秋燥或导致腹泻。
搭配得当:喝养生粥时,可搭配清淡的蔬菜(如菠菜、冬瓜)或少量豆制品,避免与油腻、辛辣食物同食,以免影响粥品的滋补效果,加重脾胃负担。